污染类型的区别如下:
1、细菌、真菌污染的检测
(1) 肉眼观察 ---- 细菌、真菌污染常在传代、换液、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,而且增生迅速,若有污染,在48小时内可明显观察到,例如培养液变混浊,或略加振荡有很多漂浮物漂起。
(2) 接种观察 ---- 用普通肉汤接种或用未加双抗药物的培养液接种,也可发现是否有污染。
(3) 镜下观察 ---- 倒置显微镜的高倍镜下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状颗粒漂浮,即为细菌污染。细胞之间有丝状、管状、树枝状或卵形的物质常为真菌污染。
2、支原体污染的检测
(1) 相差显微镜观察 ---- 接取少许培养液滴在载物片上,再盖上盖片观察,支原体在镜下呈暗色微小颗粒,多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,有时可见类似于布朗运动的表现。注意与细胞破碎溢出的内容物如线粒体等相区别。
(2) 荧光染色法观察 ---- 荧光染料Hoechst33258,此染料能与DNA特异地结合,可使支原体内的DNA着色,荧光显微镜下支原体呈绿色小点,散在于细胞周围或附于细胞表面。
(3) 电镜检测 ---- 条件许可,可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。一般在细胞培养48~72小时,细胞接近汇合,用胰酶消化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进行固定、包埋、切片后才能进行观察。
(4) 培养检测 ---- 细胞悬液5mL加入45mL支原体肉汤培养基,培养14天后观察肉汤培养有无雾状沉淀,然后取0.5ml加入已冷却到50℃的培养基中,再用琼脂培养基做分离培养,37℃培养3天观察有无“荷包蛋”菌落出现。